蓝十字脑科 | 一文看懂颅咽管瘤,神经外科专家

来源: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10-1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颅咽管瘤是由外胚叶形成的颅咽管残余的上皮细胞或Rathke囊的残留或原始口凹残留的磷状上皮细胞化生而来的胚胎残余组织肿瘤,发生于鞍区。 颅咽管瘤是一种儿童较为常见的颅内肿瘤

  颅咽管瘤是由外胚叶形成的颅咽管残余的上皮细胞或Rathke囊的残留或原始口凹残留的磷状上皮细胞化生而来的胚胎残余组织肿瘤,发生于鞍区。

  颅咽管瘤是一种儿童较为常见的颅内肿瘤,占颅内肿瘤的6%~9%,占儿童鞍区肿瘤的54%,人群年发生率为1.3/100万,发病无性别差异。5~14岁儿童发病率最高,每年每百万儿童新发3.8人。

一、分类

  颅咽管瘤分为四型

  1、鞍内型

  2、鞍上型

  3、鞍内鞍上型(从鞍内长到鞍上,向两边长,侵犯海绵窦、丘脑、脑干、半球)

  4、第三脑室累及型和侧脑室型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神经外科徐庆怀教授结合自身多年临床经验,将颅咽管瘤分型为:鞍内型、视交叉前型、视交叉后型、les formes geantes型和非典型型。

  鞍内型:肿瘤局限于鞍内,周围结构如蝶窦、海绵窦及鞍内骨质均可有侵入或破坏。

  视交叉前型:肿瘤可自鞍内向视交叉前延伸或原发于鞍上延伸入视交叉前区。

  视交叉后型:肿瘤居于视交叉和视束之间,可侵入下丘脑和第三脑室或使之移位。

  Les formes geantes型:肿瘤巨大,同时延伸入视交叉前后区,甚至延伸入幕下或侧裂。

  非典型型:肿瘤可位于咽部、后颅窝,还可局限在蝶窦内或延伸至松果体区。

二、病因

  颅咽管瘤的主要病因为先天因素和遗传因素,常好发于儿童、有家族史者、头部外伤史者、长期受辐射者。脑部外伤和长期放射性辐射可能会诱发颅咽管瘤。

  胚胎在发育的时候,原始细胞和组织异位残留于颅腔里面,在一定情况之下又会出现分化与增殖的功能,慢慢的就会出现颅内先天性的肿瘤。

  人体基因出现缺陷或突变时,体内原本基因控制的功能发生障碍,就可能会促进颅咽管瘤的出现,这种肿瘤是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的肿瘤。

  颅咽管瘤是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的肿瘤,大概有一半的病人是有家族式的,遗传几率还是比较大的。

三、症状

  颅咽管瘤的典型症状包括颅内高压、内分泌功能障碍和视觉障碍,常见的并发症有脑膜炎、癫痫、尿崩症等。

  内分泌功能障碍

  肿瘤压迫腺垂体使其分泌的激素减少或增加,内分泌功能低下表现为甲状腺功能低下、身材矮小、皮肤干燥及第二性征不发育等。

  少数患者内分泌亢进,出现甲亢、儿童性早熟、成人肥胖。肿瘤压迫下视丘可有嗜睡、尿崩症、脂肪代谢障碍、体温调节障碍等。

  颅内高压

  肿瘤生长变大阻塞室间孔导致梗阻性脑积水,巨大肿瘤占位也是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原因之一。主要表现为头疼、恶心、呕吐、视盘水肿等。

  视觉障碍

  肿瘤压迫视交叉时出现视神经原发性萎缩及双颞侧偏盲,颅内压增高时引起视盘水肿,晚期发展为视神经继发性萎缩、视野向心性缩小。

  其他症状

  部分患者可出现意识障碍,表现为淡漠或嗜睡,少数患者可出现昏迷;肿瘤破裂进入蛛网膜下腔可出现脑膜炎;肿瘤生长刺激大脑皮层异常发电可出现癫痫。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神经外科徐庆怀教授提醒:出现以上一些或部分症状时,应及时就诊肿瘤科,行下丘脑-垂体轴激素测定、头部CT、头部MRI、病理学检测、视力检查等明确诊断。

四、治疗

  手术治疗

  目前,手术是治疗颅咽管瘤的主要方法。能够完全切除的肿瘤尽量完整切除,不能完全切除的颅咽管瘤建议术后放疗,颅咽管瘤对化疗不敏感,应用较少。

  手术治疗的目的是,通过切除肿瘤达到解除肿瘤对视神经交叉及其他神经组织的压迫,解除颅内压增高,但对下丘脑-垂体功能障碍则较难恢复。

  对于实质性肿瘤,手术可切除瘤体;对于囊性肿瘤,手术可排出囊液,从而缓解肿瘤的压迫症状。

 放射治疗

  颅咽管瘤放疗方式分为外放疗和内放疗两种。许多研究显示,放疗既可增加生存期,又可延长肿瘤复发的时间。

  临床上,采用手术加放疗,患者的生存率比单纯手术的患者高,而无复发患者的生存率更高。

文章来源:《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网址: http://www.lcsjwkzzzz.cn/zonghexinwen/2021/1015/760.html



上一篇:一场手术做了五个小时 海慈神经外科切除复杂脑
下一篇:医典·山一大一附院甲状腺外科|腔镜手术放飞“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投稿 |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版面费 |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论文发表 |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